華為天才少年領銜 智元機器人公司發布全球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

來源:@財聯社APP微博

《科創板日報》3月10日訊(記者 張洋洋)“對公司而言,如果不做大模型,那是沒有未來的”,今日,在接受《科創板日報》等媒體采訪時,智元機器人合夥人兼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直言。

今日早間,由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創立的智元機器人,正式發布全球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啟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簡稱GO-1)。為了這次新品上線,鮮少在微博露臉的稚暉君(彭誌輝),近兩日兩次發微博預告,智元機器人要發“好東西”。

GO-1是一個被智元機器人稱作機器人“老師”般的存在,給機器人提供“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它的特色在於,提出了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 (ViLLA) 框架,該框架由VLM(多模態大模型) + MoE(混合專家)組成,將采訓推一體,小樣本快速泛化、“一腦多形”的跨本體應用、持續進化、人類視頻學習等於一身。

之所以要做通用具身的基座大模型,一方麵是行業痛點所致,另一方麵還是基於市場競爭做出的戰略決策。

近年,具身智能取得了快速而顯著的進展,然後由於當前具身模型麵臨的一係列挑戰,所以具身智能在實際應用中麵臨著多方麵的難點。

泛化性差、擴展新任務成本高、不同本體數據無法共享、缺乏持續進化機製,是智元具身研究中心常務主任任廣輝總結的當前行業的四大痛點,“GO-1的推出,就是通過四大特性直麵這些挑戰,解決具身智能落地困境的實用方案”。

更重要的,還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

”就像新能源車和手機行業一樣,硬件會收斂,供應鏈會整合,機器人最後拚的是智能化。”姚卯青說,“機器人如果沒有自主作業能力,價值非常有限。AI能力將是未來競爭的核心。”

據姚卯青透露,在智元機器人公司內部,AI戰略是被視作P0級別(最高級別)的存在,“我們對AI投入是戰略級的,非常堅定”。

具身智能行業行至今日,行業對機器人的落地應用期盼,已經更為深入。

截至今年1月的數據,智元機器人已經量產下線1000台機器人。

姚卯青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今年,公司的機器人出貨量計劃保持在數千台,營收數將保持數倍規模增長。在應用場景上,智元采取漸進式策略,短期內,聚焦工業、服務業和商業場景,比如POC項目已在工廠落地,長期目標是走進家庭,五年左右可能實現。

價格方麵,姚卯青坦言,目前供應鏈尚未完全成熟,機器人定價可能在30萬元以上。對於智元機器人而言,盡管GO-1投入巨大,但是通過今年啟動的規模化量產和交付,相關成本已實現有效分攤,這些不會直接轉嫁至終端售價。

為加速技術普及和構築數據與模型的雙重護城河,據任廣輝介紹,GO-1將在今年一季度末對核心用戶開源模型,“我們已公開技術博客和論文,未來用戶可將GO-1部署到自家機器人上”。

南寧市
上一篇:奇富借條APP登陸鴻蒙 以大模型打造金融端雲一體服務
下一篇:兩會中國經濟問答|穩外貿穩外資如何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