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有望創2009年來最佳單周表現!交易員押注漲勢將繼續

政策端持續發力,低空經濟商業化有望加速

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產業”。首次將“低空經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且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係列相應政策與之呼應。2024年12月25日,國家發改委牽頭交通、民航、工信、公安等多部門,宣布低空經濟司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裏程碑,對低空經濟各領域發展意義深遠。2023年以來,峰飛航空、沃蘭特航空、禦風未來、小鵬匯天、時的科技等公司均已發布代表eVTOL產品,其中億航智能於2023年10月獲得型號合格證(TC),12月獲得標準適航證(AC),2024年4月獲得生產許可證(PC),這三證均為全球首張,意味著億航智能的eVTOL產業進入量產階段。

基礎設施貫穿產業鏈始終,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低空基礎設施主要包括“設施網”、“空聯網”、“航路網”和“服務網”。其中,通用航空機場是指專門為民航的“通用航空”飛行任務起降的機場,屬於民用航空機場的一類,也是低空基礎設施“設施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低空基礎設施是低空經濟產業快速發展、輻射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重要基點,且受國家及地方政策推動,我們認為低空基礎設施板塊或優先受益。

航空基建發展空間大,通用機場建設需求廣闊

我國通用航空機場數量與規模較其他通用航空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發展潛力大。根據計算,2024年底我國每10萬平方公裏通用機場數量僅有4.9個。據GAAIP通用機場信息平台,截止2020年6月底,而在國際市場方麵,在法國、美國、巴西、加拿大等國家,該數量分別是420個、211個、48個、17個,遠高於我國2024年數據。在當下的交通設施建設布局中,各省市針對通用機場的建設規劃呈現出相對比較明確的態勢。從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到中西部地區的重要城市,都依據自身的地理區位、產業發展需求以及交通體係完善目標,清晰地勾勒出通用機場的建設藍圖。我們預計2025-2030年通用機場投資額為3957.5億元,年均投資額659.6億元。通用機場設計規劃市場空間總額138.9億元,年均市場空間23.1億元。

投資建議

當前處於低空經濟前期築基階段,基礎設施需求或率先放量。對於同時具備設計+施工雙資質的設計院來說,有望憑借技術優勢和先發優勢,在訂單中取得除了設計以外,包括施工、檢測、運維等在內的較多份額。建議關注具備資質優勢、區位優勢、項目經驗的老牌基建設計檢測企業:華設集團、蘇交科、設計總院、深城交等。

風險提示

項目落地不及預期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市場空間測算偏差的風險。

一、產業政策持續發力,低空經濟商業化有望加速

1.低空經濟是以低空飛行器為載體,輻射延伸出的新興經濟

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低空經濟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體,以無人機產業為主導,廣泛體現於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之中。“低空”一般指真高在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範圍由真高1000米提高到3000米。

低空經濟產業具備創新性、高質量、規模大等特征,符合國家提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由於其具有對起飛場景要求低、綠色化、低功耗、噪聲小等優勢,有望成為低空場景的主要飛行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