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大摩認為,、Google TPU和Intel Habana等客戶取消CoWoS訂單是因為他們此前的預期過於樂觀,而現實情況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將在2025年把市場份額“輸給英偉達”,並且無法實現他們的樂觀目標。不過,盡管短期內出現了CoWoS訂單的調整,但AI長期需求依然堅挺。
隔夜英偉達股價遭遇重挫,一度刷新2024年9月以來的最低收盤價。市場傳言四起,認為英偉達等主要客戶大幅削減CoWoS訂單,是導致股價下跌的“元凶”。大摩則認為,砍單CoWoS的不是英偉達,而是那些“失去份額的輸家”。
3月3日,分析師Charlie Chan、Daniel Yen、Ray Wu等發布研報稱,長期AI需求將保持不變,CoWoS的訂單也將趨於合理,英偉達在2025年將繼續從AMD和大多數ASIC廠商手中奪取市場份額。
“輸家”現形,英偉達穩坐釣魚台
大摩在研報中直言不諱地指出,“每個人都想在AI半導體領域取得勝利,但總有人會輸”。
報告指出,客戶取消CoWoS訂單是因為他們此前的預期過於樂觀,而現實情況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將在2025年把市場份額“輸給英偉達”,並且無法實現他們的樂觀目標。也就是說“砍單”CoWoS的並非英偉達:
“數據顯示,AMD、Google TPU和Intel Habana都在下調預期。其中,AWS Trainium需求強勁,但3nm Trainium3要到2025年底才會開始生產,因此也出現了一些CoWoS的重複預訂被釋放的情況。”
而麵對“砍單”傳聞的英偉達似乎並不慌張。研報指出,英偉達並沒有削減前端晶圓(如4nm晶圓)的訂單。
據估算,英偉達2025年的CoWoS需求約為45萬片晶圓,其中包括39萬片CoWoS-L(主要用於B300)、5萬片CoWoS-S(主要用於H20)和1萬片CoWoS-R(用於AI PC和汽車)。
盡管大摩略微下調了對英偉達CoWoS需求的預測(從465k下調至450k),但這主要是由於產品向GB300服務器機架過渡所致。

CoWoS產能無需“大躍進”,AI長期需求依然堅挺
盡管市場對CoWoS產能擴張的呼聲很高,但大摩認為,台積電無需“大躍進”式地擴張產能。
大摩此前曾預計,台積電到2025年底的CoWoS產能將達到80kwpm,但現在看來,供應鏈更可能隻會建設到75kwpm。不過,大摩對2026年擴張至100kwpm的預期保持不變。
大摩預計,2026年的平均CoWoS產能(約87.5k)仍將比2025年(平均約53.5k)實現超過50%的同比增長,這仍然是一個強勁的增長態勢。
此外,盡管短期內出現了CoWoS訂單的調整,但大摩對AI的長期需求依然充滿信心。
大摩美國TMT團隊的分析顯示,生成式AI的投資回報率將在2025年開始轉正,到2028年,生成式AI軟件/互聯網有望帶來1.1萬億美元的收入機會。英偉達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也證實,“長遠思考”帶來了增量需求。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