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期貨日報,根據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價格,春節前雞蛋批發價最高衝到5.0元/斤左右,而2月下旬已跌至3.8元/斤,雞蛋批發商表示蛋價已接近成本線。在經過長達近五年的長盈利周期之後,2025年蛋雞養殖行業可能麵臨生存困局。

供強需弱 養殖行業整體利潤水平下滑
一德期貨生鮮畜牧產業分析師侯曉瑞表示:“雞蛋價格在春節後跌至成本線以下,前期高利潤+高補欄帶來的供應過剩有所顯現,產業的樂觀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但由於虧損時間偏早且持續時間不長,老雞淘汰情緒不高,但低蛋價觸發市場換羽熱情,部分養殖戶通過換羽方式度過當前需求淡季。隨著2024年下半年補欄的雞苗陸續開產,4—5月供應端壓力將再次顯現,蛋雞存欄將超過當前水平,蛋雞養殖行業將再次陷入虧損泥潭。”⠀
據五礦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王俊介紹,由於去年養殖成本偏低,養殖利潤尚可,當前雞蛋供應還在增加;需求方麵,春節後是傳統的蛋白產品消費淡季,市場需求季節性走弱,供強需弱導致整體價格表現偏弱。
增本價跌 養殖行業麵臨“雙重風險”
期貨養殖分析師魏鑫表示,春節後禽畜產品需求回落,其中蛋價回落速度較快,春節期間雞蛋出現一定累庫,且雞蛋銷售的即時壓力較大,春節後供增需減,價格會快速下跌以達到供需平衡。
同時飼料及蛋雞苗價格上行,據魏鑫介紹,飼料價格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供應偏緊,雞苗價格在長期利潤刺激下表現偏強是正常現象。上遊產品價格上行勢必對後市養殖利潤產生一定壓力,尤其是目前仔豬價格較高,如果後市飼料價格繼續上行,則可能對養殖端形成雙重打擊。
侯曉瑞認為,目前蛋白市場整體供應過剩、產能去化緩慢,隻有經過價格長期磨底及大麵積虧損,行業才能真正實現供給側改革。
行業分析何時走出“寒冬”
魏鑫認為,禽畜養殖行業未來的虧損程度和持續時間可能成反比。如果能夠出現短期深度虧損,導致產能深度去化,則虧損持續時間較短,可能明年就會扭虧為盈。如果產品價格保持在現金流成本附近,產能去化有限,則可能拉長虧損周期,甚至覆蓋2026年全年。
王俊認為,對於蛋雞養殖來說,產業化程度相對較低,轉向相對靈活,全麵虧損的時間一般不會持續很久。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通過周期輪轉,最終會篩選出養殖效率高、風險管理能力強、資本實力雄厚或生產靈活度高的群體。盈虧的周期波動本身也是成熟行業新陳代謝的一種方式。”魏鑫表示。
來源:期貨日報
(轉自:蛋品世界WE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