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堅決糾正各類就業歧視”,“35歲門檻”成熱詞
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面向于手机app应用、手赚app应用、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APP图标排版、分类展示、大幅轮播图、热门/最新APP模块,二维码扫描下载,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兼容IE9+、Firefox、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
主题特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堅決糾正各類就業歧視。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也是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關於“35歲就業門檻”“學曆歧視”等問題,該如何解決?聽聽代表委員們怎麽說。
全國人大代表鄭功成:呼籲廢除“35歲就業門檻”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提出了《關於堅決糾正就業領域年齡歧視的建議》。
鄭功成在調研中發現,當前我國就業市場年齡歧視普遍,特別是35歲限製入職現象嚴重影響了青年人就業,導致人才資源浪費和就業結構性矛盾。他建議:
主管部門清理帶有年齡歧視的政策性文件,製定專項行動方案,爭取在三到五年內樹立反就業年齡歧視的社會氛圍;國家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在糾正就業歧視中的帶頭作用,並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就業年齡歧視申訴途徑和公益訴訟製度,督促用人單位自查招聘公告並糾正無正當理由的年齡限製;修改相關法律,將反就業歧視納入其中,給予明確法律規製,以實現平等就業,促進社會公正和現代化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袁亞湘:呼籲破除“第一學曆”歧視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數學家袁亞湘多年來深耕教學一線,堅持從事數學科普教育工作。
袁亞湘說,現在國際競爭最本質的是科技競爭,而科技競爭最重要的是人才競爭,要創新對人才的評價機製、選拔機製,而不要過於強調“第一學曆”,“人是在不斷地變化,第一學曆更多是靜態的。預賽跑得不好,決賽說不定跑得更好。”
此外,袁亞湘還關注年輕人的工作生活環境,提出應該創造更多平等的機會,才能夠湧現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蒙曼:提倡全社會關注“媽媽就業”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形勢發生變化,政府已相繼出台了多項鼓勵生育的政策,據國家衛健委統計,目前已有23個省份在不同層級探索實施生育補貼製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認為,生育補貼製度能降低生育成本,應該實現從婚育開始到孩子撫養成人全過程的覆蓋,同時全社會要關注已婚育女性的就業問題,要滿足她們自身發展的需求,讓她們在承擔生育價值的時候,能夠實現人生真正的舒展。
全國人大代表趙子銥: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今年,“新就業”這個詞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網約車駕駛員、網絡主播等都屬於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財經大學貴州城鎮經濟與發展研究院院長趙子銥調研發現,新就業形態在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許多平台企業采用無底薪、純提成的薪酬機製,薪酬多采用計件形式,勞動者勞動強度普遍較高;由於勞動關係複雜模糊,社會保險參保率較低,勞動者在糾紛中常麵臨勞動權益界定不清、維權困難等問題。
對此,趙子銥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根據新就業形態的特點,製定或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在促進新就業形態發展的同時,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二是完善部門聯動機製,加大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處理力度,推動成立行業工會組織,由工會代表勞動者與平台企業協會簽訂行業集體合同;三是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範圍,完善職業傷害認定機製,優化經辦流程,健全待遇給付機製,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構建一套與其工作特點相匹配的職業傷害保障體係。
(總台記者/蘇安陽、宋帥、王丹、李一凡、尹平、盛亞億、安楠、王瑋、賀威通、任鑫玉、王丹)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