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係家族知識掃盲帖!

 行业资讯     |      2025-07-04

來源:一德菁英匯

3月8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2025年3月20日起,對原產於加拿大的菜子油、油渣餅、豌豆加征100%關稅;對原產於加拿大的水產品、豬肉加征25%關稅。此消息一經發布,油脂油料迅速成為眾多期貨交易者關注的熱點品種。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菜係期貨品種的相關知識。

作為菜係產業鏈的上遊原料,油的一生會經曆播種期、發芽出苗期、苗期、蕾薹期、花期、角果成熟期以及收獲曬整期七個階段。海外油菜籽的前三大主產國為加拿大、歐盟和印度,其中春油菜的主產區主要為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冬油菜的主產區為歐盟、烏克蘭和印度。我國以冬菜籽為主,產量占比約80%。

油菜籽生長周期

油菜籽季節性規律

油菜籽經預處理後,可通過壓榨法產出以及,這三者共同組成了菜籽品種產業鏈。

菜籽品種產業鏈

其中菜粕一般呈黃色或淺褐色,形狀為碎片或者粗粉末並夾雜小顆粒,我國菜籽出粕率為60%左右,進口加拿大轉基因菜籽出粕率為56%左右;菜油外觀則呈棕黃或棕褐色,沒有香味或具有濃香風味;而菜籽餅是油菜籽通過機械壓榨取油後,直接得到的塊狀殘餘物。

菜籽餅、菜籽粕、菜油對比

01

菜 粕⠀

1. 基本情況

理論上菜粕的用途包括用作飼料蛋白原料、生產菜籽蛋白和提取化工原料,但實際上,我國的菜粕基本全部用作飼料蛋白原料。近幾年,由於豆菜粕價差持續處於低於曆史平均水平的狀態,菜粕主要應用於水產飼料領域。

和相比,菜粕粗蛋白含量低於豆粕,但價格便宜;菜粕中粗纖維含量一般在10-14%,含量較高,可利用能量水平低於豆粕和粕,但高於棉粕;與菜籽餅相比,安全性更高,可直接用於飼料。

2. 進口情況

目前我國並沒有完全放開菜粕的進口限製,允許進口的國家僅包括加拿大、阿聯酋、俄羅斯、澳大利亞和烏克蘭等,實際的進口貿易中,加拿大為主要的進口國。

3. 價格影響因素

成本和供需是決定菜粕價格的主要因素,其他影響因素還包括宏觀、資金、相關品種等。目前我國市場菜粕的供應主要取決於進口菜籽壓榨的菜粕和進口菜粕。因此,成本因素需考慮進口成本跟蹤和進口菜籽成本折算的菜油、菜粕成本。

大多數時候,菜粕的進口成本高於國內菜粕的期現貨價格,也就是說,一年之內以進口利潤倒掛的時期為主。因此,交易者需要關注進口利潤順掛的時期,商業進行套期保值對期貨價格的影響。

4. 產業格局

菜粕的供應包括菜籽進口量、進口菜籽壓榨量和菜粕進口量。菜粕全年的進口同比是增加還是減少,是由國內菜粕的需求、加拿大菜籽的產量、其國內壓榨以及出口的變化來共同決定的。在菜係的國際貿易實務中,國內企業往往會根據進口利潤和生產經營計劃對遠期船期提前進行采購,市場可以提前知道未來幾個月的預期到港量。

消費方麵,菜粕的消費增速是在油脂和蛋白的消費增速這個大範疇之下的,需要交易者充分考慮菜粕和其他蛋白之間的消費替代。影響消費替代的主要因素是價差,但是我國菜粕在低端水產料中必須添加一定比例,這會導致需要異常高的價差才能抑製這一部分相對剛性的需求。

02

菜 油⠀

1. 基本情況

菜油經壓榨或浸出精煉後,罐裝進入終端銷售渠道流通,主要滿足餐飲食用需求、化工業需求及養殖需求。

我國菜油產量由國產菜籽和進口菜籽壓榨的菜油構成,目前國產菜籽和進口菜籽壓榨已經形成了兩個分化的市場,但是對於壓榨的產品菜油而言,不管是國產菜籽壓榨的濃香菜油還是進口菜籽壓榨得到的普通菜油,在消費領域並不存在絕對的替代壁壘。

2. 進口情況

我國從政策上限製了菜籽和菜粕的進口國家,但是並沒有限製菜油的進口國家,雖然菜油的進口主要來自加拿大,但是集中度要低於菜籽和菜粕。從進口量來看,曆年的波動較大,並沒有明顯的規律。

3. 產業格局

菜油是全球九大油脂中產量占比排第三的油脂產品,分為食用消費和工業消費,工業消費主要是用作生物柴油原料。全球菜油的生產消費主要集中在歐盟地區和美國。

4. 價格影響因素

在我國,影響菜油消費變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油脂的總消費情況、菜油和其他油脂的價差、收拋儲政策以及消費習性的變化等。且有較為明顯的淡旺季之分,每年的中秋國慶節前備貨以及春節前備貨是菜油消費的旺季,春節後以及夏季高溫階段是菜油消費的淡季。

5. 運輸方式

我國菜油的跨區域貿易比較活躍,以海運、海鐵聯運、鐵路運輸這三種物流方式為主。西南、西北地區是菜油的主要銷區,而長江中下遊以及沿海進口菜籽壓榨區域的菜油消費對油脂間價差敏感,並不是菜油的主要銷區,但全國菜油的供應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