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無人機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無人機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偏二甲肼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偏二甲肼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第十三屆珠海航展上,航空工業展館除了首次展出研發、裝備部隊的兩款第四代(俄標第五代)戰鬥機殲-20、FC-31,對空中無人作戰係統也進行了重點展示,在室外展區展出了“彩虹-7”、“翼龍-2”等無人機,在室內展館則展出了密級極高的兩種無人機“WZ-8”、“WZ-9”的縮比模型。而這些具備態勢感知、對麵攻擊、電磁對抗等不同功能的無人機,共同構成了中國航空工業、中國空軍強大的無人機家族,那麽,在這些無人機中,密級極高、用途最神秘、據稱與中國空軍反航母體係有關的WZ-8型無人機,到底具備怎樣的能?
咱們首先必須明確的,是WZ-8型火箭無人機的技術源流、設計初衷、總體構型、主要能。從設計初衷看,WZ-8型無人機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我火箭軍部隊、空軍航空兵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對諸島鏈之間目標的精密標定上。按照中國海空軍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係的裝備規劃與任務分工,對於第二島鏈範圍、台灣本島以東、活躍在西太、西裏伯斯海等海區的強敵航母打擊群,早期的ISR/ELINT作業裝備包括海洋偵察監視衛星、電子偵察與情報衛星等,當然理論上也應當包括大型陸基偵察機。
但是,由於第二島鏈前出距離較長、我軍組織海空軍戰術掩護也較為困難,事實上陸基的大型電子偵察機在戰時是很難進入這一區域、建立空基ISR/ELINT作業範圍的;同時,我海軍的水麵艦艇編隊在這一海區,由於沒有外線優勢,實際上生存能力存疑。另外,考慮到強敵戰時可能會采取的EMCON、編隊戰術佯動等諸多對抗措施,即使海洋偵察衛星、陸基電子偵察機能建立起態勢感知作業區,給出的態勢感知情報也未必準確。考慮到冷戰時期蘇軍基於“神話”天基偵察係統建立的反航母體係還要求“轟炸機必須目視確認”才能發起攻擊,這種對預定目標實施精密偵察、確認目標質、標定射擊諸元的要求,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部隊、海空軍航空兵是同樣存在的。
為此,中國海空軍在未來的A2/AD作戰中,事實上需要這樣一種裝備,該型裝備第一、必須能夠在複雜的戰場態勢下、尤其是空中威脅極其嚴重的情況下深入第二島鏈海區;又要對目標能夠抵近到足夠近的距離、可以確保機載光學偵察係統成功“看到”目標;第二、這套裝備不僅能看到目標,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戰場生存能力,必須做到快進快出,甚至可以往返偵察。這些裝備能糅合起來,就是導致WZ-8型無人偵察機出現的因素。
在明確了WZ-8型無人機出現的戰術考量後,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WZ-8型無人機的部分技術能了,作為一種高空高速型無人機,WZ-8的外形是相當富有特色的,外形類似於一枚導彈,帶有小展弦比機翼,機翼末端上反以確保航向穩定,全機沒有明顯的外部天線,也沒有明顯的氣動麵,可能是使用了氣動麵加上噴管柔擺動推力矢量技術。這架無人機總體設計算是“大巧不工”,沒有類似於美軍NGAD、RQ-180那麽花裏胡哨的設計,總體評價,WZ-8算是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充分兼顧現有的技術和總體技術水平、不追求分係統上過分的先進、研發時間服從於形成戰鬥力的速度而拿出來的產品,估計希望是後麵有了更新的設備之後,再對整機進行升級。
而特別值得一提的,則是WZ-8型無人機的動力組構成,早在2019年WZ-8第一次出現在國慶大閱兵上時,有些人認為它使用的動力係統是“超燃衝壓發動機”這種新一代動力係統,另一些人則認為它使用了FWP-14“昆侖”渦噴發動機,前者把WZ-8的能高估了,後者則把WZ-8的能低估了。當然,2019年國慶大閱兵之後,再加上此次珠海航展我們詢問航空工業有關工作人員的結果,最終確認,WZ-8型無人機采用了一套極其特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乎無人采用的雙組元液體火箭發動機動力,是真正的“火箭飛機”。
根據現場的消息,WZ-8型火箭無人機的主動力係統是一套用於遠征一號上麵級的YF-50D型液發,該型火箭發動機推力約7Kn,采用偏二甲肼與四氧二化氮作為動力,該型發動機比衝數值較好,但最關鍵的能是可以高空多次點火,這對於一架不想一次把所有的燃料全部燒完的火箭動力飛機來說非常重要。在采用了火箭動力、且具備多次點火、采用超高空飛行剖麵的情況下,WZ-8型無人機的作戰半徑是能夠滿足長距離偵察、一次飛行數十分鍾的任務需求的,當然具體的數據是多少,在展覽上並未公布。
而從WZ-8的隱身設計、任務載荷方麵來分析:在隱身能設計方麵,WZ-8型火箭無人機除了部分具備外形隱身能力,在機體表麵塗敷了隱身吸波塗料,再加上其本身機體就比較輕小,隱身能應當也是較為突出的,據稱其反射麵積不大於一枚小型戰術導彈,這對於一款遠程偵察的無人機來說已經非常突出了;而在任務載荷上,作為一款實施精密標定的無人機,WZ-8型無人機必然會攜帶諸如具備側掃能力的普查與詳查相機、具備對海掃描功能的合成孔徑偵察雷達、用於實施被動ESM定位的電子偵察與測向設備等。這些設備雖然受到WZ-8的載荷與機身內部空間的限製,能可能不會多麽完備,但是,作為一種實施精密標定而非廣域搜索的無人機,WZ-8在給定大概方向的情況下,在遠距離標定一些海上的大型作戰目標,應當是完全足夠的。
在分析了WZ-8型無人機的總體構型和部分分係統能後,我們認為,作為此次珠海航展上的一個不大不小的“亮點”、作為一種極其特殊的采用了火箭動力的無人機,WZ-8型無人機在能上算是“可圈可點”:
一是突防速度極快,從WZ-8選用了火箭發動機動力組來看,該機的衝刺速度未必會低於亞燃衝壓發動機的典型速度區間,也就是兩到四倍音速左右,否則按照常理,WZ-8完全可以選擇類似於DF-100導彈的亞燃衝壓發動機。有人認為WZ-8的衝刺速度能達到六倍音速,即使做不到這麽多、隻能達到三到四倍音速,對於防禦方組織攔截也可以造成很大的困難。
二是突防高度高,WZ-8的突防高度必然不會隻停留在典型戰術飛機的作戰高度上,如果它的突防高度相比戰術飛機、超音速巡航導彈不具備優勢,那麽它最佳的動力組選項必然是亞燃衝壓發動機或渦噴發動機,而不會獨辟蹊徑地選擇火箭動力發動機。有消息稱,WZ-8的突防高度可以接近臨近空間飛行器的典型飛行高度,比美國海軍裝備的防空導彈最大射高要高,但又比反導攔截彈的最低射高要低,如果這種猜測屬實,那麽WZ-8將更難攔截。
三是任務剖麵相當獨特,WZ-8采取的是空中投放、賦予其初始速度、固體火箭發動機助推器點火、自主動力爬升、進入任務高度開始滑翔、滑翔到大氣低層再度點火、多次滑翔並完成任務後返航的路線,類似於一個具備高超音速飛行器特征的小型滑翔器。單架WZ-8的偵察範圍可能會比較有限,但在天基與空基態勢感知單元預先標定大概方位、多架WZ-8同時投放的情況下,WZ-8的掃海效率估計還是很高的。以它高空高速的特和獨特的高度區間,再加上WZ-8具備的隱身能,防禦方對WZ-8這麽一個速度快、高度高、還部分隱身的小目標來說,想把它攔住、擊落,似乎真的不容易。
最後,既然第十三屆珠海航展上已經將WZ-8無人機的本體正式展出了,那麽更先進的無人偵察機(並不是WZ-9,這二者任務不同)自然也就在路上了,畢竟從總體設計上來說,WZ-8型無人機的構型本身就比較先進,唯一的問題在於使用了一個火箭發動機、而非超燃衝壓發動機的主動力組,如果我們能夠在WZ-8的基礎上進行部分分係統的快速迭代,那麽其未來的發展之路可謂是一片光明,利用現成的係統架構進行多次升級、乃至換裝超燃衝壓發動機成為真正的高超音速戰略偵察機,成為中國版本的“曙光女神”又有什麽問題呢?從這個意義上說,也許第十三屆珠海航展展出的WZ-8型無人機,到未來幾年後,就可以以堪稱黑科技的超燃衝壓發動機構型,出現在我們的麵前。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